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言妍 > 琉璃草 >
繁體中文 上一页  琉璃草目录  下一页


琉璃草 page 2 作者:言妍

  她浓密的睫毛垂着,脸定在一个角度,十分专心地将一朵朵鲜蓝小花,夹放在书中。她雪白的肌肤极美,素白的衣裳也美,彷佛成了杏花林中的仙子。

  然后,细柔轻妙的歌声由她唇间唱出——

  琉璃草,何青青?

  相逢水湄,乃笑伊人来

  琉璃草,何萋萋?

  送别山边,尽目夕阳斜

  琉璃草,何离离?

  此去天涯,断肠芳草远

  为君之来兮

  为君之去兮

  终是泪眼相望的寂寞蓝

  终是相思愁挂的忧郁蓝咦?这不是他吹奏的曲子吗?竟由她美丽的词句,谱出了另一种韵味来。

  宗天生性潇洒,不是浪漫多情之人,但眼前景象,教他也不禁看痴了。无语地,他伫足聆听,只觉得绚丽的杏花扑面而来。

  她将后面四句叠唱三回,一次比一次凄凉,很不合她的青春与无邪。

  宗天忍不住说话了,“不!应该改成‘终是笑脸相望的莫愁蓝,终是不再相思的解忧蓝’。”

  她惊得站起来,膝上的蓝花及书册掉落一地。

  由近处看她,又比想象中年轻许多。那盈盈眉眼犹带着女孩儿的稚气,那抿成一线的红唇仍应天真朗笑,怎就唱起这超乎她年龄的情歌呢?

  湘文一眼就认出他是那吹笛男子,只是换了一身蓝衫裤,发出了浑厚低沉的声音,又站得如此之近……她这一生,除了父伯长辈外,还没和哪个男人单独相处过,更别说开口交谈了。

  怎么办呢?她心跳得飞快,双腿虚软无力,嘴里更是吐不出一个字句来,只能一脸惊吓地看着他。

  因为她的表情,宗天也不敢乱动,只得用更小心翼翼的声音说:“莫愁是美女,解忧是公主,不是改得很恰当吗?”

  湘文眨眨眼,好象希望他会从眼前消失。

  “我唯一不懂的是,为什么要用蓝色?如果改用红的黄的紫的,或许会更好,你说是不是?”他继续搭讪。

  “不!不行!”她喘一口气,本能地说:“琉璃草开蓝色的花儿!”

  她的回答让宗天悬荡的心放下来,他不自觉的展开一抹迷死人的微笑,说:“你现在手上所拿的,就是琉璃草吗?琉璃河是不是以它命名的呢?”

  他很客气的问话方式,让湘文逐渐镇定。在调顺鼻息后,她很有礼地说:“我不知道是谁以谁为名,但琉璃河两岸的确是开满了琉璃草,靛蓝一片,春夏不衰。”

  “看不出这么一朵小小的花,能有那么诗意的名字,又有你为它唱出如此动人的歌。”宗天有感而发。

  “这花虽小,但盛放成一片,比蓝色的海还美。”湘文像要强调什么似的说:“它还有一个更特别的西洋名字,叫‘勿忘我’。当你从一个人手中接过它时,就不会再忘记那个人了。”

  “勿忘我?”宗天低念着,心中泛起一股柔情。

  是的,一股柔情!从未有过的,在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时刻,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女孩,而这女孩甚至还没有真正地长大……

  他摇摇头想清醒,想远离这片雪白杏花、蓝色琉璃;想挣脱这奇怪的邂逅及对话,还有那如精灵仙女般的可爱人儿……

  突然,有几个乡野孩子往他们这儿冲来,口中哭喊着:“斗儿掉进河里了!

  斗儿掉进河里了!”

  湘文认得这几个孩子。昨天黄昏,他们就在丧船旁探头探脑,既好奇地尖叫,又好玩地装神弄鬼,想必他们今天又去冒险了!

  她忘了捡拾花册,忘了他,直向河边奔去,宗天很自然地跟随她。

  一个小男孩,只六、七岁光景,正在白船旁载沉载浮,水已经闷得他喊不出声了。

  宗天二话不说,脱下外衣,就往河里跳下去。水是刚化冰的,冻得他心脏差点麻痹,当他碰到一双小手时,那孩子已陷入昏迷。

  湘文在岸上,看得非常清楚,寒冷的河水限制了他。她好害怕,不顾淑女风范,又叫又跳地说:“游到这里,不要放弃!不可以放弃!”

  他绝不是一个会放弃的人!尽管手脚都僵得失去知觉,他仍凭着内心的意志,背着小男孩,游到安全之地。湘文见他上了岸,孩子犹在肩背,却动也不动地趴在那里,没一点声息,像死了般。

  他怎么了?湘文急着要碰他,但后面的乡民动作更快,往那一大一小的人,又里被,又呕水,又拍胸,而她只能坐在地上,簌簌发抖。

  “水出来了,有气啦!”有人喊。

  “快送回屋里,火烧旺些,喂红糖姜母汤!”有人叫道。

  湘文跟着大伙一块走。才好端端的一个健壮男子,一下子面如死灰,意识全无,这瞬间发生的事,令她难以接受。真是丧船带来的不祥吗?不!她爹娘生前都是乐于行善的好人,不可能死后会牵引恶运的。

  “姑娘,别哭了。你哥哥不会有事的。”身旁的老妇人安慰她说。

  湘文摸摸脸,果然是好几条泪痕。

  宗天和阿斗被送进杏花林旁的农家。

  老妇人驱散了一些杂人,立刻对湘文说:“脱下你哥哥的湿衣服,换上干的。”

  “我……”湘文惊愕地说不出话来。

  老妇人没注意到她的反应,当场就扯下宗天的蓝衣裤。湘文及时避开一些不该看的,脸涨得通红,但仍得扶着他的膀臂,替他穿衣盖被。

  他的身体冰得吓人,她的手却热得烫人。

  “姜汤来了!”一个媳妇走进来说。

  “斗儿还好吧?”老妇人问。

  “醒了,正哭着呢!”媳妇回答。“斗儿醒了,他……怎么还昏迷呢?”湘文紧张地问。

  “你哥哥是用力太多,还需要休息一会儿。”老妇人微笑说:“幸亏他救了阿斗,我们还不知要如何感谢呢!”

  湘文想声明她和这男子只是陌生人,但姜汤塞到她手中,除了一口一口喂食病人外,她什么话也无法出口。

  宗天感到一股股的暖意,穿过他的胸臆,然后,一条软软的帕子在他脸上额头拭着。睁开眼,是他的蓝色琉璃……哦!不!是桃花或杏花姑娘……

  “你终于醒了!”湘文高兴地叫着。

  她如黄莺出谷的声音,让他全然清醒,环顾着四周说:“我昏过去了吗?

  斗儿还好吧?”

  “他很好,已经醒了……”湘文说。

  “托少爷的鸿福,少爷是我们的救命恩人!”老妇人和媳妇全跪下说。

  “这算不了什么!”宗天忙下床,扶她们起来,“我去看看斗儿,他年纪小,又落入三月天的河水,当心染上风寒。”

  “我们已经灌他喝姜汤,少爷自己也要好好保重。”老妇人说。

  “我是习医的,很清楚自己身体的能耐。”宗天坚持说:“我最好去替小斗儿把个脉。家里若有蕺菜,马上炒一只蛋让他下肚,可以防风寒,再不然,到药铺买几帖川芎茶调散或银翘散服用也行。”

  宗天说着,还回头对湘又一笑。

  湘又一直不懂那个笑,但却鲜明地存在她往后的记忆中。直到几年之后,她比较大了,才明白那是内心充满感情,有着千言万语,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微笑。

  这笑只对着心意相通的人。但在那时,连宗天自己,也不了解这个微笑的意义。

  湘文没有随他去看斗儿,她已经出来好一阵子了,舅舅若是从夏家回来,见她没守着棺,人还四处乱跑,恐怕又要训示一顿了。

  绕开所有的人,走出农舍,穿过杏花林,拾起石头旁的蓝花与书本,湘文终于又回到她那孤独冷清的白船上。

  没看到舅舅的人影,她松了一口气。

  方才的种种仍教她情绪亢奋。那吹笛男子、杏林的偶遇、溺水、救人……

  想来还真如一场突兀的梦。

  眼光触及申亮和玉婉的牌位,她忍不住双手拜着说:“爹,娘,谢谢你们的庇佑。”

  一阵风吹过,船晃了几下,白幡和灯笼泼啦作响,没多久又恢复了原状。

  湘文坐在棺木旁,静静地在帕子上绣着琉璃草。

  ※  ※  ※

  宗天把过斗儿的脉后,转身不见随他而来的那位姑娘,有种像丢失了什么似的心情。

  他告辞乡民后,特意赶到丧船停泊处,恰好看到一个留胡子的中年男人跨上船去,想必是那姑娘的亲戚。于是,他止住脚步,不好再去找人。

  他找她做什么呢?宗天自己也觉得荒谬。素昧平生的,谈了曲儿花儿,还有奇怪的“勿忘我”,就那么个稚气未脱的丫头,怎称得上意犹未尽呢?

  还是办他的正经事去吧!

  午后,他携着宝贝药材来到胡师伯的药铺。这铺子占着宿州镇中心的大片地段,一进门,一股浓郁的药香袭来,还可以欣赏悬于墙上的雕刻,有神农尝百草、董奉的虎守杏林、白猿献寿……等医史上的故事,而其中最醒目的,是以师伯别号为名的“惠生堂”三个漆金大字。惠生一听见宗天来,便兴高采烈地赶到店前面说:“我最喜欢的世侄来了,这回又带来啥宝贝呀?”

  “何首乌、人参果、黄精。”宗天一样样陈列。

  “啧!啧!瞧这颜色、味道和块头,真是奇货。”惠生眼睁发亮地审视着,“我晓得何首乌是两广的好,但这人参果和黄精定产在东北、华北,你们是怎么弄到的?”

  “这就是它奇怪之处了,这黄精偏是我在岭南挖掘出的;至于人参果,则是家父托人由甘肃送来的。”宗天说。

  两人一来一往,热络地谈论着,旁边早聚集了一干好奇的群众。

  有名小徒弟忍不住问:“这几样东西,真能教人长生不老吗?”

  “可不是吗?这何首乌能教人白发变黑发,活到两百岁;黄精则是咱们轩辕帝长寿的秘诀;这人参果就更妙了,闻一闻就能快活到三百六十岁。”惠生捻着白须说。

  现场传出一片惊叹的声音。

  “当然,光是拿着就吃是没有用的,还需经过大夫的调制,你们可别动歪脑筋呀!”宗天又加了几句。

  惠生闻言大笑,命徒弟将宝贝收好,就带宗天到屋后的书房。

  他们一坐定,惠生就习惯拿一份病历表来考他。

  “我这儿有个患伤风的病人,他头痛、发烧、脉象紧,我给他吃了几剂退烧解毒之药,为什么情况反倒更严重了?”

  宗天将病历表及药方细细研究一遍后,说:“我猜这个人的烧并不高,而且属于虚寒体质。师伯的药方都属大凉性质,像香薷、厚朴、夏枯草,甚至还用了黄连、石膏。这药下去,反而会使病人恶心想吐,汗发不出来。我建议得用温热一点的药。”“妙哉!妙哉!我还是没有考倒你!”惠生笑着点头说:“我真嫉妒鸿钧能收到你这么优秀的弟子,既用心又聪明,看来可以出来自立门户了。”

  “师父说我心浮气躁,定性还不够,还是和他多方见识比较好。”宗天谦虚地说。

  “他那老光棍,没儿没女的,其实是心里舍不得你。”惠生愈说愈高兴,像个老顽童般,“你想不想看我祖传的那座针灸铜人呀?”

  这铜人是干隆年间御制的医奖,现存于世的寥寥无几,所以十分珍贵。宗天有耳闻,但不曾亲见,据说惠生从不轻易示人。

  “如果你能转投我门下,我立刻让你开开眼界。”惠生有心贿赂说。

  “师伯,这诱惑实在太大了,但小侄真不敢引起您两位老人家的纷争……”

  宗天赶紧说。

  “我不管,我今天就是要你瞧瞧。”惠生说。

  不容宗天拒绝,惠生便自书架后的夹门取出一锦盒,弄开几道暗锁,红布上躺着一个两尺不到的小铜人像,全身有清晰的经脉和穴位,还面带微笑,造型十分精致,足令习医之人爱不释手。

  “爹,你又在宣扬你的宝贝呀?”一阵娇脆声响起。

  宗天抬头,只见一位扎着两条辫子的少女走进。她黑亮的胖子闪动,唇边有抹顽皮的笑容。

  “元媛,你又莽撞无礼了,还不快过来见见秦师兄。”惠生对么女儿说。

  “见过秦师兄。”元媛极大方地说。

  “你们好些年没见了吧?时间过得真快,前儿个才是十岁的黄毛丫头,今年都十五啰!”惠生笑着说。

  宗天实在没什么印象,只能颔首虚应着。元媛的身高体型及那稚嫩的模样,使他连想到丧船上那位唱“琉璃草”的姑娘,她应该也不超过十五岁吧?

  然而,同样是十五岁的姿态,元媛就像一般的大妹子,而那丧船上的姑娘偏就引起他许多复杂且难解的感觉,又桃花又杏花又琉璃草,忽红忽白忽蓝的,把他的心思步调都弄乱了。

  惠生见他满脸专注,以为是针对铜人,便说:“我就知道你会着迷。怎么?现在你看也看过了,非喊我一声师父不可了吧?”

  “师伯,我……”宗天有些惊愕。

  “不喊我师父也成,我有更好的主意。”惠生瞄瞄他,又瞄瞄女儿,说:

  “当我的女婿如何?这点鸿钧可没法跟我抢了吧?而且女婿是半子,不输给他的叔侄或师徒,对不对?”

  “爹,你讲到哪里去了嘛!”元媛脸一红,人羞起来,再待不住,索性躲回后院。

  在惠生的大笑声中,宗天更加迷糊了,只能支吾着说:“这……我……这……”

  “这丫头真的长大了,还懂得不好意思哩!”惠生拍拍他的肩说:“别急,隔年我一定会去向你父母提这门亲事,到时鸿钧的脸色一定非常有趣。哈!

  哈!”

  宗天答不上话,也明白此刻最好什么都不要说。他活到这年纪,压根还没想到娶妻之事,他还有太多事要做,儿女情长那一套,对他不过是绊脚石而已。

  惠生留他吃晚膳时,宗天才发觉天色已暗。他心里帖记着那位琉璃草姑娘,便借口有事,先出去一趟。

  他半跑地来到杏花林边,只见红霞映河,渔人归航,但哪有什么扎麻里素的白船呢?

  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,沿着河畔来回走动,花草仍在,绿荫仍在,可那条船就这么平空消失了?!

  或许是因为阿斗的事,促使他们泊到别处去了也不一定。

  宗天急急地奔回大码头,找到端海碗正在吃饭的船夫问:“那条丧船呢?”

  “太阳一偏,他们就走啦!”船夫觉得有些莫名其妙。

  “那么快?”宗天喃喃地说。

  “这种船本来就不该停的,即使非泊不可,也得快来快走,别说没人欢迎,就是牌位向河神和地神借路,也挺费事的。”船夫开始好奇,“你认得他们吗?”

  “不……你晓得他们去哪里吗?”宗天心神不宁的问。

  “呵!我哪晓得!”船夫瞪大眼睛说。

  “这琉璃河是通向哪儿呢?”宗天又问。

  “你这问得更玄了!天下江海同一源,只要在水上,你哪儿都能去。”船夫放下碗说:“秦少爷,看你急的,找他们有重要的事吗?”

  “重要的事?没……没有。”宗天颓然坐下说。
 
 
 
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言情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