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亦舒 > 漫长迂回的路 >
繁體中文 上一页  漫长迂回的路目录  下一页


漫长迂回的路 page 10 作者:亦舒

  这时,警官对王千岁说:“你们可以走了。”

  三叔松了一口气,与千岁离开警署,两人汗流浃背,这才发觉,已在派出所逗留超过三个小时。

  千岁问:“邓可人情况如何?”

  三叔恼怒,“谁理她,夜夜超速驾驶,如一枚定时炸弹,祸延他人。”

  千岁不出声。

  “幸亏这次我们没有替她修车,否则麻烦多多,警方已把那团废铁拖走,邓家会找专家研究可是机器出了毛病,我们甩难。”

  千岁沉默。

  “过一段时候,我会向管家辞职,千岁,这次多得你。”

  “应该的。”

  三叔长长嘘出一口气。

  千岁在三天后才从三叔口中知道邓可人已经苏醒。

  他说:“命不该绝,她头颅严重受创,半边头盖骨粉碎,只剩一块头皮包著脑子,左耳失聪,喉咙重复插入氧气喉,令声带受伤,据说声音粗糙。”

  千岁惊骇,“以后怎么办?”

  “医生神乎其技,会有办法,她此刻戴著特制头盔保护头颅,将来用人造骨头接驳。”

  千岁问:“她在哪家医院?”

  “圣灵私家——千岁,此事与你无关。”三叔警告千岁。

  “明白。”

  可是过一天,千岁还是到圣灵医院探访。

  “我叫王千岁,请问邓小姐是否方便见我。”

  “你等等。”

  看护进病房说话,片刻出来,“邓小姐请你进去,不过,先随我来穿上袍子口罩。”

  他轻轻走进病房,一时没把病床上伤者认出来。

  是她先叫他:“千岁。”声音嘶哑。

  他蹲向前

  邓可人像只被主人丢弃的洋娃娃,瘦小软弱,脸上有缝针疤痕。

  千岁不知说什么才好,半晌,他说:“以后别开快车了。”

  她反而笑,“我醉酒,什么都不记得。”

  这时,有人推门进来,一般穿著袍子口罩,可是看得出是个女客。

  看护说:“可人,邓太太来看你。”

  千岁意外,邓太太竟这样年轻,仿佛不比邓可人大许多,他蓦然想起:这不是邓可人生母。

  果然,那位邓太太站在病房门口,并没有走近的意思,只远远招呼一声。

  母女冷淡地说了几句,然后,邓太太说:“你有朋友,我先走。”

  她拉开门离去,一出病房,就扯脱身上袍子,露出名贵套装。

  可人不出声。

  千岁轻轻问:“姊姊可有来看你?”

  可人点头,“她匆匆来回。”

  千岁忽然问:“几时装人工头骨?”

  “明天下午。”

  千岁说:“祝你早日痊愈。”

  “多谢你来看我。”

  千岁离去之际在走廊看邓树桑与随从进来,他轻轻闪避一旁。

  千岁不想打恭作揖。

  那几个人走过,走廊好象卷起一阵风,所以叫威风。

  千岁静静离去。

  可怜的邓可人,平日一起玩的猪朋狗友不知去了何处。

  她的红鞋儿呢,医院只有一双灰色拖鞋。

  不过,她仍是邓树桑的女儿,她决非公路边红灯区里一名飘零女。

  也许,王千岁的同情心是过分泛滥了一点。

  下午,金源蟠桃夫妇抱著孩子们来道谢。

  金源汗颜,“三叔说你一手把事揽上身。”

  蟠桃同孩子们说:“说谢谢二叔。”

  两个幼儿咧开嘴笑。

  千岁妈莫名其妙,“什么事?”

  金源吁出一口气,“千岁你是好兄弟。”

  千岁拍拍他肩膀,“我们没事。”

  一家四口吃了饭才告辞。

  千岁妈说:“他们家真热闹,没一刻静,孩子们会走路的时候,更加吃不消。”

  过一会,她说:“陈太太问你为什么不找她家小姐。”

  “我以为她不喜欢我。”

  “我猜那是欲擒故纵。”

  千岁笑,“谁有空玩游戏。”

  “那么,明日陪我与桑太太喝茶。”

  真没想到母亲有那么多朋友,而那些伯母,又都有待嫁的女儿。

  不是人家不够好,是他配不上别人。

  第二天他不愿去见桑小姐,千岁妈忽然落泪,千岁吓得即时更衣。

  到了公园茶座,千岁妈仍然双眼通红。

  桑太太朝千岁点头,“千岁长得这么高了。”

  她外形朴素踏实,千岁对她好感。

  桑小姐也迟到,不过桑妈有解释,“桑子在飞机场上班,她马上来。”

  桑小姐匆匆赶到,活泼大方地打招呼,身上还穿著卡其布制服。

  她是文员,千岁一看就知道不是物件。

  可是桑伯母随即介绍:“桑子是在飞机场任职见习修理员,你们俩的工作都与机器有关。”

  千岁心想,噫,可能多一个朋友。

  桑子叫了客霜淇淋爽朗地吃起来。

  约会后千岁妈说:“桑女比陈女好得多。”

  千岁取笑说:“不怕不识货,只怕货比货。”

  “啐,太不尊重。”

  “妈,谁会让读过书的女儿嫁一个司机。”

  “照你这么说,司机统共娶不到老婆,岂有此理。”

  回到家,千岁查阅电邮,并无孔自然音讯。

  虽是意料中事,却仍失落。

  报上小角落有关甘肃二字新闻还是吸引他注意,大都是坏消息,像五月十五日下午四时,由白兰高速公路白银驶往兰州方向高岭子隧道内发生重大车祸,一辆轿车与一辆加长太货车发生追尾碰撞,二死三伤。

  记者连死伤者姓名也不写:反正告诉你也不会知道。

  终有一天,甘肃两字同山西、辽宁、湖北、宁夏、青岛这些省份一样,失去任何特别意义。

  三叔来访,同千岁妈说:“千岁今年长大许多,你可放心。”

  千岁妈忽然笑,“我放心他?等他一百岁吧。”

  千岁搔搔头,一百年?那是一世纪呢,人无百岁寿。

  三叔却说:“我们都已年过半百。”

  “你盼望长寿?”

  “我不介意皮肤在骨架上打转,最重要是健康。”

  千岁妈问:“听说你向东家辞工?”

  “提了,东家不让我走,邓先生亲自出面挽留,加薪百分之三十,我允留下。”

  千岁妈嗯一声。

  三叔声音低下去:“我在邓家,认识一个人。”

  屋子忽然静默,三个人,都不说话,电话铃响,也没人去听。

  三叔轻轻说下去,“她叫范迎好,人老实,相貌端庄,是管家老范的侄女,三十岁,高中程度。”

  千岁立刻知道是什么一回事,他微微转身,看向母亲,想知道她的反应。

  只见千风妈嘴角弯弯,像是微笑,但是眼神呆滞,这个消息对她来说,不是好事。

  三叔说:“我们俩打算结婚。”

  千岁妈连忙说:“恭喜你,三叔。”

  三叔欠欠身,“我很想有个家,迎好厨艺颇佳,人品不错,过年过节,她到邓家帮手,我们因此认识。”

  千岁说:“三叔几时介绍我们认识。”

  “一定。”

  他想一想,所有的话都说完了,便站起告辞。

  千岁纳罕,轻轻说:“满以为三叔不再打算结婚。”

  可是时势环境转变,忽然这种老王老五大受内地女子欢迎,又有生机。

  三叔结婚后,他们母子势必寂寞,三叔不可能兼顾两头家。

  千岁倒是不怕,可是母亲少一个说话的人,叫他恻然。

  千岁问:“三叔还打算生儿育女?”

  不可思议,五十多岁生孩子,待子女成年,他连路都走不动。

  可笑的三叔,可笑的人类。

  这时,千岁吃惊,原来他竟那样自私,他根本不希望三叔有他自己的家,三叔最好永远负责照应他们母子。

  母亲不出声,走到露台看茉莉花。

  门铃解了他们母子的窘,门外一对年轻男女,由旅游协会派来,这样说:“一对艾克逊老姊妹,来自美国德州,特地致电我们,表扬一位热心司机,她们抄下你车牌号码,我们经过查控,找到一位王千岁先生。”

  “我就是王千岁。”

  “王先生,协会想给你一个奖状。”

  “不敢当,我做的所有事,都属份内,每个司机都会那样做。”

  “王先生,我们觉得你的名字有点熟,打探之下,原来你一向热心公益……”

  千岁汗颜,他说:“惊动你们不好意思,今日我还有点事,我们改天再谈。”

  他几乎把他俩推出门去。

  这些时候,母亲仍然站在露台上。

  下雨了,茉莉花清香直渗进屋内。

  过几天,千岁帮三叔去接邓二小姐出院。

  邓可人坐在轮椅上推出来。

  看护想扶她上车,被邓可人推开,小姐脾气不减,一看就知道她可望完全复元。

  她的五官微微扭曲,耳朵失聪,容貌同从前的俏丽是不能再比。

  最惊人的是保护头盔与纱布已经拆除,千岁看到她短发下有科学怪人般缝针,像拉链般交叉整个头颅。

  看到千岁,她有点高兴,想说话,可是张开嘴,又忘记想说的是什么。

  送她到家,管家出来迎接,邓氏夫妇却始终未曾现身。

  管家对千岁说:“下星期一你还得来一趟,送二小姐到美国史丹福求医。”

  管家语气有点无奈,千岁立刻应允。

  “她脑子里积淤血,说不定还要打开医治。”

  千岁退下,这时,邓可人转过头来向千岁招手,千岁连忙走近。

  邓可人看著他微笑,她轻轻问:“我的鞋呢?”

  管家连忙答:“二小姐你的鞋全在房里。”一边朝后边摆手,叫千岁离去。

  千岁识趣即时退出。

  他看到女佣提著一双红鞋进去,不由得深深叹息。

  三叔对他说:“医生说二小姐只可以恢复八成。”

  千岁不出声。

  三叔又说:“有八成功力也足够应用。”

  三叔是活泼得多了。

  他带千岁进员工休息室。

  “迎好,我介绍侄儿千岁给你认识。”

  那位范女士转过头来,五官端正,一脸笑容,与三叔的殷实十分相配“。

  千岁恭敬问好。

  他们坐下聊一会,未来三婶爽朗健谈,千岁立刻喜欢她,少了一重心事。

  三叔笑著说:“当司机其实是做迎送生涯,朝早一批人上车,下午那些人下车,又有另一票上来,陌生人,可是有缘偶遇同车,亦须珍重。”

  千岁点头。

  司机永远在路上,只有乘客可以下车,司机历尽沧桑,唯有向前。

  世上,有些人是司机,有些人是乘客。

  三婶亲手做了碗刀削面给他吃,千岁赞不绝口,接著他告辞回家。

  在补习学校,学习英语仿佛失去从前滋味,测验成绩在八十分左右,又为他注射强心针。

  他开始读马丁路德传记,从前常常听到这个名字,不知是何方神圣,现在明白了,因此把课文背得烂熟,当作一种特殊享受。

  补习社再也无人提起孔自然,人走了人情也接著消褪,新面孔补充了教席。

  星期一,千岁送邓二小姐往美国。

  管家亲自伴行,带著女佣。

  三人共十多箱行李,浩浩荡荡往飞机场出发。

  二小姐戴著帽子,看不到伤口,神情呆滞。

  一个送行的朋友也没有。

  不知是没通知他们,抑或他们无暇道别,邓可人孑然一人上路。

  那日下午,刚停好车子,推开车门,忽然有人自行上车,一个坐他身边,另一个坐在后座。

  两人身手敏捷,千岁来不及反应,已经被按在座位上,后边有人用硬物指著他后脑。

  “开车,照华南路直驶。”

  千岁回过神来,他轻轻说:“先生,你们认错人了,我叫王千岁,与你们一向没有纠葛。”

  “王先生,我们也是听差办事,开车。”

  千岁知道他们敲晕了他,一样可以把他带走,届时,头上还多一个瘤。

  他只得强自镇定,朝华南路驶去,到达僻静小路,大汉命令他停下,立即另外有人来拉开车门,叫千岁下车。

  “王先生,这边。”

  大汉指向停在路边一辆黑玻璃窗大车,示意千岁上车。

  千岁忽然想起母亲,心中恐慌,双腿发软。

  大汉拉开车门,他进后座,发觉有一个中年男子已经坐在车里。

  他神情亲和,一脸笑容,“你好,千岁,可是喝青海啤酒?”对他的嗜好了如指掌。

  司机递上啤酒花生。

  车厢宽松舒适,面对面两排座位,像个小型客厅。

  “千岁,我是一个有话直说的人,我想与你合作做生意,听涤衣街及木兰路的行家说:你为人可靠负责,胆大心细,正是我想罗致的人才。”

  中年男子五官端正,修饰整齐,口气斯文,口口声声说做生意,千岁略为放心。

  他看著中年人,待他说下去。

  “很好,你不爱说话,实不相瞒,我最怕多话的人。”

  千岁点点头。

  “千岁,你每晚走岭岗,据我手下说,你只载人,全不载货。”

  千岁明白了,他轻轻说:“我王家只会规规矩矩做人。”

  中年人笑,“我也姓王,你叫我王叔好了。”

  千岁发觉大房车在市郊缓缓兜圈子。

  “千岁,每晚你替我带一箱货物上车,你如常驾驶,到了站头,自然有人接应,半年之后,你会有能力自置楼宇,做一门生意,发展才能。”

  千岁仍然不出声。

  “你心里在想,这是什么生意?我可以告诉你,世上无所谓合法或非法生意,生意就是生意,我与人互相利用,彼此都有益处,你已经廿多岁,也该想想前程问题,你不能一辈子做夜更司机,这条路你也走腻了。”

  千岁诧异,他从未试过与说服力如此强烈的对话,一直以为江湖客是粗人,他错了。

  王叔亲切地说:“你走的路通向死胡同,快快另找出路,三年后岭岗地下铁路通车,你们通统要转行,届时你已老大,怕不容易找到新职。”

  千岁看到他,这王叔连他几岁都一清二楚,每句话都说到他心坎里去。

  “你还有寡母需要照顾,手边宽松,替她雇个帮佣,苦了一辈子,也该松口气。”

  千岁忽然泪盈于睫。

  “每天晚上,我会派伙计上车放妥货物,到了岭岗,又会有人取回货物,你毋需知道货物在什么地方,你如常开车即可。”

  交接如此简单便捷,可见这个集团经验老到,办事精密,已有一套规矩,他们经营肯定有一段日子了。

  看样子,这王叔不过是一个中层人物。

  那合作建议是如此吸引。

  “拥有积蓄,人就自由。”

  千岁发觉他在郑重考虑,不由得汗流浃背。

  “每走一次车,我会把这笔数目存到你名下,户口在美国西雅图国家银行。”

  王叔给他看银码及户口号码,呵,数目宠大。

  这时,王叔忽然这样说:“做得好,在集团会有升职机会。”

  千岁忍不住骇笑,王叔说得好,这也是生意,分明是间大机构,自然有晋升机会。

  “千岁,不要放弃机会。”

  千岁终于开口,“暴利生意,不适合我。”

  “你有一天考虑的时间,如决定加入我们,可在车头放一个暂停载客牌子。”

  车子停下,司机开门给他,放他下车。

  整个过程像电影里一段剧情。

  回到家里,千岁扬声叫母亲,没人回应,他心头一紧,慌张起来,一路叫著进母亲寝室。

  只见母亲躺在床上,脸色青白,揪著胸口。

  她已不能说话。

  千岁立即叫救护车。

  临急找三叔,住宅与手提电话都无人接听,大伯已经回乡,金源自顾不暇,千岁从未试过如此苍凉。
 
 
 
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言情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