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亦舒 > 特首小姐你早 >
繁體中文 上一页  特首小姐你早目录  下一页


特首小姐你早 page 2 作者:亦舒

  “半年了,不知是我们成功抑或是他失败,也不见他找工作,成日吃了就睡,其乐融融。” 

  “你是大嫂,包涵点。” 

  大嫂说:“我替他可惜。” 

  一家三口出门去。 

  在电梯里大嫂还在说:“当日老爹辞世,节蓄公平分两份,我俩用来置业,至今经济稍微复苏,日子还过得去,他却用来留学,如今多才博学,一肚皮学问,日日睡懒觉。” 

  “他好像打算教书。” 

  “校车来了。” 

  周启之在小床上转个身,他每句话都听到。 

  他睁开双眼,心里想:真该找工作了。 

  可是全部资本已经用来游学六年,文凭一大堆,户口无一文,究竟会些什么,他也说不上来。不过再不搬出去,怕启超在妻子面前日子不好过。 

  连侄儿小宝也问他:“二叔,你不上学,也不上班,你做些什么?“ 

  这便叫做社会压力。 

  他起床梳洗更衣,电话响了。 

  原来是早他三年回来的老友林森。 

  “启之,出来喝杯茶。“ 

  “半小时后我到你办公室见。“ 

  需开口了,已经睡饱,真该找份工作,赚取薪酬,养活自己。 

  第二章

  周启之找到林森,开口说出要求。 

  “我知道你有三张文凭:一张言语系、一张英国文学系、另外一张新闻系,但市场所需是管理科人才,要不,做电脑动画,还有生物科技也吃香,那么三师也总找到饭吃。” 

  周启之摊摊手。 

  林森说:“启之,一早同你说,要不教书,要不来帮我。” 

  “四间大学里我都递了申请表,迟迟未有答复。” 

  “有无兴趣到政府工作?” 

  周启之只是笑。 

  “那么,到鄙公司上班。” 

  “你办报纸杂志,用不到我。” 

  “你看不起我。” 

  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” 

  林森说:“你不明何以一个论文写《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人物与中华文化密切关系》的博士会得在融岛办秘闻杂志。” 

  “林森,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。” 

  “启之,掀开名人假面具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。” 

  “把人脸皮都剥开,未免血淋淋。” 

  “当年回流,我也像你这样,在家躺了一年,高不成低不就,结果承继了舅父这间领先出版社,一做下来,其乐无穷。” 

  “华人有一句话,叫久入鲍鱼之肆。” 

  “你做不做?” 

  周启之叹息:“我连住的地方都没有。” 

  “我在郊区有一间小平房,另外可派一辆吉普车给你,从今日起,你是领先杂志特约记者。” 

  “什么?” 

  “你是新闻系高材生,当年你带领一班同学协助教授破了一宗陈年旧案,甚获好评。我至今记得,津津乐道。” 

  “性质不同……” 

  林森看着他。 

  周启之静下来。 

  “本公司员工福利著名超卓,另设奖金,你放心做。” 

  周启之不出声。 

  “你的首宗任务是这个。“ 

  林森把一张大头照片放在桌子上。 

  周启之只见照片中是一个清秀的年轻女子,一眼吸引他,他从未见过那样炯炯有神的眼睛。“这是谁?“ 

  “启之,你在山洞睡太久了,这是融岛特区最新行政首长王庭芳。” 

  周启之大大讶异:“这是几时的事?” 

  “你家不看新闻吧?下午侄儿霸住看日本动画,晚上大嫂看长篇话剧,你完蛋了。” 

  “不,我肯定从未见过这女子。” 

  林森嘻嘻笑:“启之,消息自日本东京传来,官方尚未证实。” 

  周启之坐下来:“日本人仍然对我们这样密切注意?” 

  “真可怕,他们派拍摄队到上海北京也还算了,可是一直取道延安窑洞,又代表华裔追寻黄河源头,当然不会放过融岛。” 

  “虎视眈眈。” 

  “日本人把王庭芳的背景查的一清二楚。” 

  “她叫王庭芳?” 

  “是融岛一班智囊幕僚破釜沉舟推举的人才。” 

  “你指酒囊饭袋。” 

  “当然,在融岛,你可以持有相反意见。” 

  两个老同学齐齐唏嘘,“真是大幸。 

  “所以,这是你的任务。” 

  “什么是我的任务?”周启之张大嘴。 

  “特首小姐王庭芳。” 

  “什么叫王庭芳是我的任务?” 

  “发掘特首小姐贴身秘密,令城内好事读者疯狂,使鄙杂志销路节节领先,独占鳌头。” 

  “你疯了。” 

  林森拉长面孔,“连东洋人隔着一个东中国海都感兴趣的事,我们怎可放过。” 

  林森取出一本周刊文春掀到某页,图片中正刊登王庭芳同一帧近照。 

  周启之看到内文其中一句说:“伊平日喜穿香奈尔套装,但星期六一定脱下高跟鞋换上平底…” 

  “你看,同胞能不争口气吗?” 

  周启之说:“这是特区最后一届推举的首长,你莫坏了大事。” 

  “我们是做新闻的人,需报道事实,焉可天天在蛋糕上涂奶油。” 

  “林森你叫人对新闻自由这四个字另眼相看。” 

  林森取出一只信封:“薪酬、门匙、车匙,全在这里,工作立刻开启,你做,还是不做?” 

  周启之叹口气,“逼良为娼。” 

  林森狰狞大笑:“逼你是社会,不是领先杂志。” 

  “你好像很高兴。” 

  “周先生,这十年来,凡是赚过一点合理报酬的编辑与撰稿人,均从秘闻杂志出身,即使离职,还引以为荣,念念不忘,如果没有我们,文人哪里去赚壹圆美金一个字?都还孵在没有冷气的老报馆作业,还有,算起稿费来,要扣标贴!领先有什么不妥,你说说。” 

  周启之抹了抹额角的汗。 

  “等到大学给你长期合约,你大可离开领先,然后撰文痛骂领先这等败类是害群之马。” 

  周启之点点头,“我一定会那样做。” 

  林森把信封推到他面前。 

  周启之把它收进口袋。 

  “领先有一组人正在策划这件事,我们会通知你怎么做。” 

  “哗。” 

  “我们工作态度一流,读者要什么,我们提供什么,人家怎样看待我们,管它呢。” 

  一辆小小半新旧吉普车在门口等他。 

  周启之打开信封一看,里面装满千元钞票,足足一寸厚,老友待他不薄,他驾车到平房宿舍。屋里布置简约,但是设施应有尽有。 

  周启之躺在沙发上叹口气,就这样,走进火坑,万劫不复。 

  啊,找到工作了。 

  他离开新加,往商场买了若干礼物。 

  一直听兄嫂说想要一架平面直角型电视,他即时替他们办妥。 

  侄儿要的最新电子记事簿也有现货。 

  周启之忽然觉得他有资格做人二叔了。 

  启超两夫妇均是官校老师,下午四时多,他们一家三口拖着疲倦身躯回家。 

  看到礼物,精神一振,欢呼起来。 

  “这是怎么一回事?” 

  周启之答:“找到工作了,今晚搬出宿舍住,这是我新地址电邮电话,打扰兄嫂这么久,不好意思。” 

  大嫂眉开眼笑,象是看到太阳升起来那般,“真舍不得你走。“ 

  小宝一直叫:“二叔二叔,帮我将手提电脑充电。” 

  周启之忽然明白都会这许多女郎纵身跳入淫逸火坑的原因。 

  大哥轻声问他:“是什么工作?” 

  他回答:“大学里文书工作。” 

  他没吃晚饭就告辞了。 

  小宝追出门来话别。 

  “二叔,有一套任天堂……” 

  “你写给我,我明日派人给你送来。” 

  回到宿舍,他取出王庭芳小姐的照片,贴在书房的布告板上,这才是真正老板呢。 

  又把领先杂志交给他的中英法文资料看个清楚。 

  文字重复着王小姐履历,因为年轻,她毫无历史污点,那班智囊也许终于移植了若干脑细胞:给你一张白纸,你最多批评她是一张白纸。 

  周启之打电邮到联合国问朋友“你可听说过王庭芳此人?” 

  答复很快就来了,“最近才听说,她已离职,传说有优差等着她,大家好奇,急急打听,近身同事说王庭芳果断、沉默、办事能力属甲级,但最为人乐道是她修理容貌,请记住联合国有万多名员工,我云人亦云。” 

  嗯。 

  “推荐她做新工的人叫王灼荣,你应知道他是谁,他是融岛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,是王小姐的亲叔父,王小姐父母双亡,可以说由叔父养大,可以想象王小姐不过出面,末后另有功臣。听说王先生对侄女说:你的秘诀是什么也不用做。” 

  启之笑出声来。 

  真有趣,诸文艺青年盼望多年的大时代终于来临,却未料身历其境,竟会如此诙谐。 

  搬了出来,周启之静了好几天。 

  他可以一觉睡到日上三竿,再也听不见中文电视台那些天大哭大叫大笑大闹大跳得噪音,全世界都没有融岛那样歇斯底里的电视节目,真不知是成功抑或失败。 

  领先的精英到他家开会。 

  小组共十个人,他们叫启之做先锋,“启之象书生,人家不易起疑。” 

  “他本来是书生。” 

  “现在不是了,启之,此刻你是秘闻记者,这是你的生活工具。” 

  摊在桌子上的是笔状摄录影器,打火机录音机,针尖麦克风…… 

  周启之笑了,“你们忘记一件事。” 

  同事一丝笑容也无,“什么事?” 

  “我如何接近王庭芳?” 

  同事不慌不忙答:“我们已经买通了她家三十年老司机,他将退休,推荐你去继任,你是他外甥。” 

  啊。每个人都有一个价钱。 

  “当然,王小姐白天自有官方司机接送,可是夜生活更令我们感兴趣。” 

  “也许她夜间也用官方司机。” 

  “不,王庭芳是知识分子,她懂得规矩,下了班,她决不会贪纳税人便宜。” 

  “呵,市民有福了。”同事语气有点讽刺。 

  “谁说不是呢,她工作能力、人格品德,都比官场老油条胜十倍以上,谁知道,误打误撞,也许真能做些什么出来,又或许什么都不做,也造福人群。” 

  这时另外一位同事取出一轴图则,在大桌子上摊开,只见是一张详细的街道图。 

  “这里是凤凰台,王庭芳会住进一号,附近,这几条街道完全不准停车等候,拍摄实在不易,只有在牡丹格才能有机会用远镜头拍摄。我们已在该处租下一个单位,”他取出大厦照片,“自这个窗口看出去,可以清晰见到凤凰台一号大门。“ 

  周启之发现,如此部署,不惜工本,几乎同打仗一样,为的是揭密,值得吗? 

  “我们为读者服务。“ 

  “可是,王庭芳还没有上任。” 

  “请读明日新闻。” 

  “主要工作还是得由启之进行。” 

  “启之,加油。” 

  周启之见他们一本正经,不禁啼笑皆非。 

  这时,组长把手放在他肩膀上,“启之,无论做什么工作,一定要认真做好它。” 

  启之汗颜,“是,是。” 

  一天到晚自觉大材小用,怀才不遇,又有什么用,更贱多七成。 

  手头上无论拥有什么都是最好的,必须尽忠职守。 

  “启之,明日起你将学习驾驶大型房车,公司派了师傅给你。” 

  “明白。” 

  “别忘记我们有大量竞争对手,用同样或更劲辣的手段争取新闻。” 

  接着下来,组长分配各人工作。 

  轮到启之,他说:“启之,你负责每日提供500字,配图,你的栏名叫《特首小姐你早》。” 

  “你自新闻系毕业,此事难不倒你。” 

  “可是,每日500字,何以为继?” 

  “那就看你的了。” 

  启之叫苦:“她迟早发觉身边有奸细。” 

  “那也同样看你本事,你得巧妙隐瞒身份。” 

  “哗,我好惨。” 

  同事们都笑起来。 

  “启之,我看好你,没问题。我们回报馆向林森汇报。” 

  也许公务员工作态度如果象他们这般起劲努力认真,可能环境会完全不同。 

  周启之觉得他象已加入一个秘密组织,宣誓入会,歃血为盟,以后要离开,可能死无葬身之地。 

  晚上,他躺在舒适的床上,对是非黑白似乎失去辨认能力。 

  第二天一早他醒来,打开电视,被爆炸震撼性新闻吸引。 

  王庭芳在十多位政治元老推举下继任。 

  那样年青,那样秀美,怎样担当重任? 

  一看她身边十多名穿黑西装的中年男子,周启之想到小学时做过的一个科学试验:老师坐桌子上,廿多名同学每人只用两只手指,一起运力,便可把桌子连老师一起抬离地面,他们想必用同一方式。 

  王庭芳穿着一套天蓝色西服宣誓为融岛忠诚服务,那素净明亮的颜色,使她看上去高洁无匹,真是最佳选择,衣服发式,想必由专人策划。 

  她短发拨往耳后,更觉英姿飒爽,全身并无任何首饰,表示实事求是。 

  仪式一贯亢长沉闷。 

  启之本来想看到完场,但是教车师傅已来找他。 

  一小时下来,启之的驾驶技术被师傅批评得流血。 

  “去非法斗车的话你不做大哥也做得了阿二,载客呢,即日扫地出门。” 

  “我愿意学习。” 

  “这还差不多,孙子兵法说:欲速则不达。” 

  是吗?孙子说过那样的话吗? 

  不管它了,周启之从头用心学习驾车。 

  稳、顺、捷是三字秘诀。 

  三天之后,启之已大有进步。 

  深夜,电话铃响:“启之,明早七时你到凤凰台去面试。“ 

  啊,大日子来临。 

  师傅天未亮就来找他。 

  “看到东家,恭敬、含蓄,眼神不可正面接触,低声肯定地称呼王先生、王太太,或是王小姐已经足够,明白吗?“ 

  启之自觉象上阵打仗,“知道。” 

  “祝你好运。” 

  第二天一早,他准时到一号按铃。 

  女管家出来应门,“你是宋伯的外甥小周?这边来。” 

  凤凰台一号布置异常朴素,白墙、木板地,一尘不染,灯饰、家具,比一般民居还普通。 

  但是简约中有一股庄重气势。 

  启之被带到偏厅,一早有人等他。 

  那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年青女子,神气活现,穿着便服长裤,她伸伸手,“请坐,我叫爱司,负责保安。” 

  只见她指节起茧,一看就知是空手道好手。 

  爱司上下打量新来司机,又查阅他履历。 

  只见小周面貌端正憨厚,又不多话,已觉及格。 

  她把他姓名地址拿去警署覆核,证实是一级良民。 

  “你几时可以上班?” 

  “今日。” 

  “管家会给你制服。” 

  “知道。” 

  “记住,外人无论问起什么,你一概摇头不知,明白吗?” 

  “知道。” 

  爱司转头问管家:“王小姐准备上班没有?” 

  “她十分钟下楼。” 

  爱司对小周说:“日更司机獐头鼠目,我不喜欢他,已要求换人,你今早负责送王小姐上班,快去换制服。“ 
 
 
 
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言情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