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巫羽 > 楼兰情谜 >
繁體中文 上一页  楼兰情谜目录  下一页


楼兰情谜 page 3 作者:巫羽

  姚远扫视了同呆在解剖室里的三人,用极其平淡的口吻说道。

  “钝器猛撞击头部,头骨裂开、头皮组织损伤、流血。”冰凌迟疑了一下,看向姚远,开口说道。冰凌毕竟在犯罪鉴定部门呆过,她对这些略知一二。

  “第一次撞击下一般是不会流血的。”姚远面无表情的纠正冰凌的错误,他虽然对法医学不了解,但在常识上掌握得比大多数人都来得多。

  “也就是木乃伊只遭受一次的致命撞击?”春秋略有所思的说道,追上姚远的思维对一般人而言确实是需要些时间。

  “就是不流血,头皮部分也是会损伤的,会留下伤痕。”青平提出了一个疑问,他一直在冷静的思考,为何他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不到正常撞击下的各种痕迹。

  对上青平那一脸的困惑,姚远这才开口缓缓说道:

  “这是较高明的犯罪手段。隔着柔软的物体撞击头部,不会有声响,也不会有任何外伤。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头骨的裂缝那么的细微,力被均衡作用在了头部,更致命,但头部不会有外在的任何伤痕。”

  “原来是这么回事,这实在是精心设计的谋杀。”冰凌佩服的看向姚远,她不知道姚远是如何推理出这个结论的,但无疑是正确的。

  “你是如何得知的?”春秋好奇的问道,对于姚远那非同一般的洞察力与逻辑能力他是领教了。但他仍旧是不明白,姚远是怎么知道其谋杀行为,就仿佛是他亲眼所见。

  “我查阅了不少案例档案,发现了这种谋杀方法的存在。在公元五世纪的时候,中国开封的司法部门曾经判过类似的案子。”

  姚远淡漠的回道,对于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迷惑,姚远都会尽其所能去完成与破解,这是他的个性。

  *****

  姚远的住所是研究院提供的,就在研究院的附近。房子并不新,但很开阔,环境也幽静。

  接受了中国人类学院的委托工作后,姚远便暂时的放弃了自己对“尖帽塞人”的迁徒研究。虽然他本就是因为研究“尖帽塞人”的迁徒而来到中国的,却没想到会被中国人类学院委托参与“楼兰木乃伊”的研究。不过他也并不怎么感到困惑,反而有种满足感。

  对于姚远接受这份工作,在阿富汗参与大夏墓葬发掘工作的姚重华对此表示赞同。姚重华甚至多次在发送来的电子邮件里询问姚远的工作进展程度,可见他对此的关注。

  姚远的祖上是盗墓贼,曾将无数古代珍宝贩卖给了外国人,使得不少文物流失国外。这个盗墓世家,后来竟出了两位权威的考古专家,一下子从破坏者的身份转变成了保护者,这也算是种赎罪吧。虽然当初只是出于无知与愚昧,但身为盗墓贼之后的姚重华却总是感觉自己罪孽深重,于是在后来选择了考古为职业,也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考古学家。

  每次打开计算机,姚远都习惯性的打开邮箱,查找有无父亲的邮件。虽然姚远及其父亲很少团聚在一起,但两人一直保持着用电子邮件联系。阅读了邮件,关了邮箱,姚远打开了一个窗口浏览常去的考古网站。或许是因为职业性吧,姚远除了考古外几乎没有别的爱好。当然他有时候也听听歌剧,拉拉小提琴或看看推理小说,但那并不是他的爱好,而是用来消遣的方式之一。因此,姚远似乎是个乏味,没有生活情趣的人。而事实上确实是如此。

  不过姚远有一种特质,无论男女,一开始与他相处的时候总是会被他吸引。姚远是个十分敏锐又脑子很好的人,他容貌出众,为人冷漠而被认为是傲慢,但又因为冷漠而被想象成孤独的人。于是总有些男男女女想接近他,与他成为朋友。当然这只是他给人片面的印象,如果跟他熟悉了,大抵都受不了他那冷若冰霜的态度。他这种人哪里会孤独,他根本就是个无法亲近的人。对别人毫不在意,如果不是出自工作需要他甚至连话也不对别人说,更别说成为某人的朋友了。

  姚远正浏览着信息,却突然被一篇文章吸引了注意力。不,确切的说是被写文章的人名给吸引了。那是篇关于贝比耶王的年代鉴定,作者论证了其中一位贝比耶王并非习惯上所认为的是缮善王,而是楼兰末期的楼兰王。这篇文章的作者叫萧瑟,一见到“萧瑟”这个名字,姚远眼前立即出现了一位俊美少年的身影,然后那少年绝美的五官逐渐的与木乃伊的黄金面具重合了在一起。

  难怪第一次看到金面具的时候会感到眼熟,乃是因为那根本就是萧瑟容貌的翻版。

  姚远第一次见到萧瑟的时候是7岁,那时萧瑟是8岁。那年姚远随同父亲由印度经由尼泊尔,遇到了父亲的一位研究贝叶文书的朋友——那就是萧瑟的父亲萧天秦。

  那是个极其古老的寺院,姚远的父亲在禅房里与萧瑟的父亲交谈。姚远独自一人坐在石阶上,看着经堂内一位年纪不大的孩子教其它同龄的喇嘛用梵文念经。那孩子没有穿喇嘛的衣袍,穿的是世俗的衣服,头发却似乎都没有剪过,留得很长,很长,披在瘦弱的肩上。一张洁白如白玉般极其漂亮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,但那长长的睫毛下面是一双如一汪清泉般清澈的大眼睛。于是姚远好奇了起来,寺院里为什么会有女孩子呢?姚远细致的打量着,不得其解。那孩子对姚远的注视感到很不舒服,“她”不喜欢别人老看“她”,或许也是因为经常遭遇到这种情况。那孩子被姚远死盯不放的视线惹恼了,“她”放下手中经书,朝姚远走了过来。

  “你干么老看着我?”那孩子看起来脾气很不好,瞪大了那双漂亮的眼睛,十分敌意的看着姚远。“她”完全不似文静的女孩子,于是姚远倒有些吃惊一时也忘了回答了。

  “像你这种外人是不可以进来这里的。”见姚远没有回答,那孩子用大人的口吻说道,在“她”看来姚远不仅缺乏礼貌,而且来历不明。

  “女孩子不是不可以当喇嘛吗?为什么你会在这里?”姚远面无表情的问道。他其实是将心里的困惑给说了出来,并不是想要顶撞对方。不过那孩子一听到姚远的话,脸立即凶了起来,“啪”一声就给了姚远一个耳光。

  后来要离开寺院的时候,姚远才知道那孩子叫萧瑟,是萧天秦的儿子,根本就不是什么女孩子。结果走的时候萧瑟还在记恨,给了姚远一记白眼。

  再次相逢是在英国,那时姚远16,萧瑟17岁。由于萧天秦去世,姚远与他的父亲去参加葬礼。往昔那个凶恶的孩子那时已经是个彬彬有礼的美少年,不过16岁的姚远对于萧瑟的美貌已经不再困惑了。但许是由于童年那不同一般的耳光见面礼,就这样让姚远始终记得有这么一个叫萧瑟的人。

  “这倒怪了,萧瑟并没有维吾尔族的血统,何以容貌如此的相似。”姚远也只是低喃了一句,其实这个他全然不放在心上的。

  *****

  “天啊!天啊!比那黄金面具还要漂亮几分,我说冰凌啊,如此绝世美男,就这样被你给塑造出来了。”

  青平端详着办公桌上摆放的已经完工了的人头像,表情夸张地赞叹着。

  “是被我给复原了,注意用词啊。”冰凌将青平的脸拉离头像,她可不敢保证青平这个色男不会在激动之下,对她珍贵的头像做出伤害行为。

  “我看那些记者又有说词了。”文修打量了复原头像后,只是微微笑道。他刚进院,进院门时还被记者拦截。这具木乃伊倒是十分的受到外界的注意,不时有报社的人要求采访。

  “木乃伊与金面具是禁止外人拍照的,这是基本保护措施。”春秋也走了进来,用严肃的口吻说道。

  姚远尾随春秋身后,他一脸冷漠,径直走到冰凌的办公桌前。他仔细的端详着头像,面带惊奇却又一言不发。

  “他的容貌非常的俊美,就像天使一样。姚博士,你是人类学专家,楼兰的男女是否都如此俊美?”

  冰凌饶有兴趣的问姚远,她虽然出于职业的关系对人类学有所了解,但却远不及姚远来得专业。

  “有一些民族的容貌确实是有其出众的地方,比如柏柏儿人中的图阿雷格人。新疆古代的居民都是混血儿,常识中混血儿都比较漂亮。不过,这也是客观的说法并不绝对。”

  姚远抬头漠然的看了冰凌一眼,用他那一贯淡漠的语气说道。他的目光随即又落在了头像上,他是看第一眼便惊呆了。除了亚麻色卷发,碧眼外,这根本就是根据萧瑟的容貌制作的头像,相似度高几乎达百分之九十九。

  “这么说所谓的什么某个种族的容貌会比较出众的说法,显然是不正确的?”

  冰凌继续问道,姚远虽然生性冷漠,但并不以其权威身份自居,他是有问必答。

  “是的,没有绝对。”姚远再次抬头回道,他的目光从复原头像上移开,此时,对头像的惊讶之情已经消失。

  “这样的容貌,这样的年龄,到底是谁置他死地的呢?会是段历史传奇。”

  用手中的刻刀,轻轻碰触着头像那完美的唇轮廓,秀美绝伦的眉宇,冰凌的眼神里流露出些许向往。

  “博士,有个重要发现。”

  收藏室的刘云风走了进来,打断了姚远与冰凌的对话,形喜于色的说道。他是来找姚远的,姚远负责的是棺木及其陪葬品的研究。

  “我就过去。”姚远也没多说什么就与刘云风一前一后的离开。

  见姚远离开,解剖室的人员这才意识到姚远虽然是“楼兰木乃伊”的研究负责人,但他的个人那份工作是对棺木及陪葬品进行研究,而木乃伊部分才是由他们这几个人负责的。但发现木乃伊头部有异物,并提出撞击及谋杀的正确见解的人居然都是姚远。

  “他实在是令人吃惊。”春秋喃喃说道,像姚远这样的人他是第一次遇到。

  “要是每个人都有他那种脑子,那么这个世界就麻烦了。”望着姚远离去的身影,青平一本正经的说道。

  *****

  收藏室面积开阔,这里原先是用来堆放资料的,作为清理文物的工作室还是头一回。由于原先并无保护文物的设备所以准备工作花费了一些时间,再则棺内文物的整理又十分的费时,以至于当木乃伊的研究工作部分几乎完成了,陪葬品的研究才开始。

  棺木里清理出来的文物都进行编号,摆放在架柜上。四位清理文物的人员各自忙活着,并没有因姚远的出现而受干扰。

  “是佉卢文字,应该是人名。”将存放贵重文物的玻璃柜打开,云风从编号GM30的位置上取出了一个小塑料盒。盒内装的是一个不及五厘米,精巧无比的黄金印玺。姚远接过盒子,将其打开,熟练的用夹子夹出印玺,放在了放大镜下。

  “贝比耶王?”姚远用放大镜读着,脑子里立即想到了萧瑟的那篇文章,看来是得到了左证。

  “这个象牙的印玺写的却是汉文。”云风将另一个小盒子搁在桌上,那个盒子里也装有一个印玺。

  姚远用夹子夹出印玺,那象牙印玺比黄金印玺大了许多,所以姚远单从肉眼就看得清楚。

  “侍中。”姚远读出这两个字的时脸上流露出了沉思的表情,出现刻有这二字的印玺显然令他有点意外。

  “在安归迦王以后,缮善王才接受汉皇帝‘侍中’的晋封。现在出土这样称呼的印玺显然在时间上不吻合。”

  云风自然也知道“楼兰木乃伊”的碳14鉴定时间为公元前一世纪,但缮善王朝却是在公元二世纪后,也就是在安归迦王以后才接受汉皇帝的“侍中”封号,所以这在年代上衔接不起来。

  “这很有意思,不可能是碳14测定方面出现了问题,这个‘侍中’应该有其独特的意思。”姚远饶有兴致的说道,他的困惑也只是暂时的。姚远显然推测到了什么,他有着过人的洞察力与推理能力,这使得他往往在别人还在迷惑不解时,他就已经有所觉悟。

  “清理的陪葬品中属于汉文化的占的比例有多高?”姚远若有所思的问道。他的目光落于摆在他前面的彩棺上,这具彩棺带有鲜明的汉文化色彩。

  “五六成,除了部分陪葬品属于外来物品,属于楼兰文化的反倒极少,这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。”云风将盒子重新放回架柜上,回过头来对姚远说道。

  “博士,发现了一块很特别的玉佩。”姚远与云风交谈间,一位负责给文物绘图的工作人员,从办公桌上抬起头来,大声的对姚远说道。

  姚远走了过去,见到了搁在桌上的那块被称为“特别”的玉佩。它确实很特别,呈现着不等边的三角型形状,而其中有一边留有缺口。

  “本认为是入棺的时候给压碎的,但后来一直没能找到另外一半。刚才在绘画的时候却又发现有一绳孔,就在正中部分,可见这原是当作一块完整的玉佩使用的。但这种形制的玉佩,历来都不见出土。”负责绘制文物图片的颜秋华抬头对姚远说道。

  “它不是完整的,还有一部分。”姚远用戴手套的手拿起玉佩端详着,淡然回道。

  “那么的它原状是?”秋华迷惑的问道,他实在想不出这东西原型到底是什么。

  “圭。”姚远只轻轻说了一个字,他没有多做解释。玉圭是三角形制,历来都只有中国皇帝佩带。

  “圭只有中国天子佩带,而且楼兰人并无礼玉文化。”云风提出了异议,即使此玉的原状是圭,但在楼兰王墓葬中发现圭无疑是很不可思异的。

  “确实。”姚远漠然回道,他心里自有其见解。

  *****

  英国  伦敦

  萧瑟从图书馆返回家里已经是深夜。他打开计算机,登录常去的考古网站,看到了自己几天前贴发的关于贝比耶王年代的论文有了新的回复。一看那回复者的名字叫姚远,先是有些吃惊,后一看内容更是惊讶万分。

  内容上说中国新疆刚出土了一具楼兰君王的木乃伊。根据同时出土的玺印得知其身份是贝比耶王,而年代是楼兰末期。回复里要求萧瑟将被大英图书馆所收藏的,有贝比耶王名字的木简照片传递过去。

  “只能让中国人类学院与大英图书馆双方进行交涉,我个人无权提供照片。”萧瑟打了这么一句冷冰冰的话后,又想起那回复者的署名是姚远,便又加上一句话。

  “我对贝比耶王的木乃伊很感兴趣,可否提供文字资料。”
 
 
 
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言情小说